免费VPN 配置文件
(原标题:一部256g的iPhone X,售价近1万!成本竟然只有2700?为啥全球一半iPhone是河南的?)
新品发布会还多久,中国段子手已经集体出动了,估计库克看到以下场面,会当场气晕。段子手,你们赢了!
首当其冲的,是吐槽FaceID,也就是刷脸解锁,但第一个不爽的,可能是岳云鹏:如果iPhoneX不能识别你的脸的话,有可能是因为脸大的原因!也可能是因为胳膊短。
除了Face ID遭到吐槽,高达8388的起售价也让网友们大呼买不起。256G版本的售价更是高达9688,近1万元人民币。那么,一部iPhone X的成本要多少呢?
日前,中金在线 在微博上首次曝光了iPhone X零部件供应商和物料成本价格,并显示其BOM成本总价为412.75美元(约合人民币2700元左右),远远超过了去年iPhone 7的成本价格。
而第二高的成本则是双面玻璃+不锈钢中框,合计的成本价格为53美元。其中,价值18美元的玻璃盖板由蓝思科技、伯恩光学提供,而成本为35美元的不锈钢中框则由鸿海、可成、捷普绿点、科森科技(代工)。
除此之外,iPhone X在摄像头方面的成本也比较高,包括CIS、镜头、VCM、模组等在内的成本价格为33美元,至于供应商则数量众多。
相比而言,iPhone X所配的全新A11处理器虽然加入了神经网络引擎等新技术,但成本价格仅为26美元,甚至还要比iPhone 7搭载的A10处理器便宜0.9美元。
至于iPhone X此次为面部识别技术带来的3D感测系统则由DOE、VCSEL、传感器、镜头、滤光片及模组等组成,成本价格为25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iPhone X的主板相比过去有了较大升级,采用的是类载板+HDI+FPC的设计,成本为15美元。
当然,正如表格所显示的那样,iPhone X大约2700元的成本仅仅是物料成本,并未包括整机代工制造成本,软件硬件研发成本,运输成本,芯片代工成本,以及营销费用等等。
所以并不能就此认定苹果从iPhone X高达9688元的价格中,赚取了接近7000元的利润。当然,iPhone X的最终成本到底是多少,这恐怕只有苹果才知道。
苹果手机价格昂贵,利润不菲。数据显示,截至14日,郑州海关已经监管出区超过118万台苹果新品手机,全球大约一半的苹果手机都来自郑州的富士康工厂。
人们或许还还记得,美国总统特朗普曾多次提出要“让制造业重新回到美国”,为何苹果手机依旧无法实现“美国制造”?
这里大约每分钟可以组装350部苹果手机,每天的产量达到50万部。每台苹果手机需要采用来自200多个供应商的零部件,如CPU、相机模块等,富士康除了进行组装外,自己也生产一些小型金属零部件。每部手机要通过400道工序才能完成苹果手机的最终组装,然后被装进白色包装盒等待出厂。
数据显示,全球大约一半的苹果手机都来自郑州的富士康工厂。因此此前每逢新款苹果手机上市前,都会有谍照从郑州工厂流出,这里也成为很多“果粉”心目中的神秘工厂。
虽然富士康代工苹果手机一直被认为是整个苹果产业链的最低层级,但其实也被公认为苹果最无法替代的环节。
而美国总统特朗普似乎并不认同中国制造工厂的不可替代性,他从竞选总统开始就提出“让工作岗位回到美国”、“让制造业重新回到美国”,而且直接点名要让苹果回美国开设工厂生产手机。
早在上任之前,特朗普就已经直接向苹果公司CEO库克表示,希望苹果能回美国建厂生产手机,而不是再在中国等国外地区生产。
特朗普当时还承诺,如果苹果将制造转移回美国,他将为苹果提供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包括大幅削减企业税金。
显然,即便苹果有心回归美国制造,但这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根据苹果公布的2016年供应商名单显示,其在全球有766家供应商,中国大陆地区的供应商为346家,占据将近一半。即便在日本、美国的供应商,也多将生产厂设立在中国。另外根据苹果公布的数字,2016年在中国共有300多万人在为苹果工作,而且进入2017年这个数字进一步扩大。
尽管在中国销售的苹果手机价格明显高于美国本土,但其实“中国制造”是帮助苹果手机控制成本的最重要因素。
有人按照特朗普的“美国本土制造计划”进行过测算,如果苹果手机回到美国生产,那么零售价格将大幅上升。
以当时在美国本土零售价969美元的iPhone 7 Plus为例,如果在美国本土生产恐怕价格将涨到2000美元,涨幅超过100%。
其实并非如此,有机构测算,如果苹果只是单纯地在美国组装手机,那么每部手机的组装成本只是从中国制造的4至10美元提高到30至40美元,这部分成本增长在苹果手机的终端价格中只占到大约5%。
因为美国已经缺乏足够的产业工人和配套产业链。一家风险投资公司的合伙人就表示:“目前美国在消费电子产品领域已经不具备供应链。这种工业链不仅仅指的是原材料和核心部件,而且还包括具有一定能力的熟练技术工人。”
首先从工人来说,由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来,美国一直推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政策,将这类产业大力转移到第三世界国家,美国则主要从事研发与设计方面的工作,因此美国很多大学甚至早就关闭了制造技术和制造科学方面的专业和课程。
库克在2015年接受采访时曾算过这样一笔账,“美国苹果的高管估计,他们将需要8700名工业工程师来监督20万装配线年,在美国完成大学级工业工程项目的总共只有7000名学生。”但相比而言,仅在深圳富士康,最高峰时就有着24万名技术工人和工程师。
此外,由于美国已经脱离电子制造工业很长时间,相关的配套产业很不完整,无法形成一个庞大和复杂的供应链。
“在深圳,不管你需要多少零件,你都可以在一天内至少找到10个供应商。”?有专门研究供应链管理的美国教授这样表示。而配套产业对于制造业特别是零部件繁杂的电子制造业尤为重要,不仅仅是在于配套半径越短会使物流成本越低,更为关键的是,充足的配套产业能够满足制造业中订单量剧烈波动时带来的原材料需求变化,即能在短时间内凑够紧急订单所需要的零部件和原材料,这对于制造上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强大的配套资源供应,可以有效降低制造上的原材料库存量,从而减少资金的占压等。
苹果在全球的766家供应商中,除了超过4成位于中国,还在日本有126家,屏幕免费VPN 配置文件、芯片、镜头等元器件主要都集中在亚洲生产。线家。如果将主产于亚洲的元器件长距离运回美国组装显然是不现实的,但关键在于美国本土和周边国家根本无法找到这些供应商。